本报讯 阜平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,多项措施并举,甲鱼养殖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,养殖规模逐年扩大,产品质量逐步提升,品牌效应日益凸显。
阜平是个山区大县,境内有多条河流,河里自然生长着许多甲鱼,1998年该县开始大规模养殖甲鱼。
2004年阜平县“山泉黄”牌甲鱼被认定为无公害水产品,2005年又获河北名牌产品称号。2008年该县被农业部列为中华鳖标准化养殖示范县,同年阜平县中华鳖种质资源保护区批准建立,添补了全省这一空白,在今年8月份结束的河北省水产原良种评审会上,该县申报的中华鳖省级原种场项目顺利通过评审,为优秀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奠定了基础。
——强化技术服务,带动品牌提升进步。积极开展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活动,与养殖农民进行零距离接触,广大技术人员在技术指导、市场信息、苗种调剂、良种生产、产品销售、疾病防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。
该县先后聘请河北师范大学、河北农业大学水产学院、省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等单位的专家、教授到阜平讲课,今年上半年举办甲鱼技术培训班8次,参训人员达700人次。同时建立包括培训中心、化验室、档案室、图书室、业务洽谈室等设施的综合服务楼,开展水质检测、病害分析、生产记录保管、购销信息等服务活动,有效地保障了养殖户饲养的质量,提升了品质。
——推行标准化生产,提高品牌效益。积极谋划建设甲鱼养殖小区,目前已建成甲鱼规模养殖小区8个,其中200亩以上的小区3个,规模化率达到90%。实施无公害产品认证,在生产各环节严格执行无公害有关国家行业标准和生产规范,并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,引导养殖户规范填写生产日志,包括《养殖生产记录》、《用药记录》、《销售记录》等。同时严把投入品质量关,积极采用生态方法预防和控制水质污染,使甲鱼的产品质量明显提高。
——实施品牌经营,拓宽产品市场。阜平甲鱼具有非常独特的优良品质,为保护这一优势资源,该县注册了“山泉黄”商标。加大了“山泉黄”甲鱼的宣传力度,利用参加水产品交易会、电视等方式进行宣传推介,不断提高其知名度。积极寻求销售渠道,先后到辽宁、浙江、山东等地学习考察、联系客商,改变了往年甲鱼单销北京市场的局面,产品已走向天津、山东、安徽等水产市场。
目前,阜平县甲鱼养殖面积已达2000亩,商品甲鱼产量2000吨,产值1.3亿元,建成甲鱼养殖专业村2个,专业户768个,建成无公害养殖小区8个、部级健康养殖示范场1个、省级健康养殖示范场1个。甲鱼养殖业已成为阜平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。 张东 何新凯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