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报讯(记者李岩 通讯员钟办)蠡县加强软硬环境建设,助推项目建设,增强经济发展后劲。
今年,该县谋划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37个,其中超亿元项目15个,项目总投资85.75亿元。目前,全长25.8公里、总投资3.2亿元的蠡高路已全线通车;总投资14亿元的富利革基布项目从签署协议到投产,不到半年时间,实现日产革基布30万米;单晶硅、英利太阳能等一批超亿元项目的厂房、车间拔地而起,园区建设一派热火朝天景象。
一个个大项目的生根发芽离不开环境的优化。优化软环境,首先需要转变“官”念,建设服务型政府。蠡县县委、县政府大院迎门而立的“马上办”大牌子格外提振精神。“马上办”这简短的三个字成为该县优化软环境、推进项目建设的总抓手。该县提出,凡是关系到蠡县发展的事就要马上办、主动办、热情办,特事特办,急事急办,努力打造高速高效的工作作风。重点项目全部由政府安排专人全程领办、代办行政审批手续,为客商提供“保姆式”、“无间隙”服务。与此同时,该县大力提供政策支持,推出了以“四零一补”、“两卡一护”为核心内容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。
项目的引入、落地、生根,需要软环境做基础,更离不开硬环境做支撑。为加速推进产业调整转型,蠡县在创优有形的硬环境过程中,大力实施园区发展战略。坚持谋划大项目、建设大园区,在县城东北谋划建设了7平方公里的高新技术产业园,主导产业定位为新能源、纺织服装、现代制造业和橡胶业。在推进纺织、皮毛皮革两大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同时,重点引进以光伏产业、革基布和PU革生产为主的高新技术项目,加快“对接京津”步伐,积极融入全市“一主三次”发展战略,主动承接中国电谷辐射。目前,园区规划及环评已完成,内部路网初具规模;拥有日处理能力3万吨的大型污水处理厂一座;成立管委会,对产业园实行优质高效服务和封闭式管理。该园区已经显示出对项目投资的强大引力,成批的亿元项目落户,成为高新技术项目的“产床”,撑起了蠡县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新天地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