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在陈村还是北章村 定兴县“黄金台”遗址起争议(图)

2015-4-16 19:59

  【核心提示】“报君黄金台上意,提携玉龙为军死。”唐代诗人李贺曾在《雁门太守行》一诗中,用战国时燕昭王曾筑高台置千金以延揽人才的典故,来表达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。从汉朝到现代,鲍照、陈子昂、李白、杜甫 ...




  村民正名 古县志和近代县志有争议,村民急盼为黄金台遗址正名

  按照1997年《定兴县志》中对黄金台的记载:黄金台亦称招贤台,位于高里乡陈村西南隅,是战国燕昭王为延请天下名士而筑。县志中所记载黄金台位于陈村,但与历史相符的高台建筑却在北章村,黄金台故址究竟在哪儿一直存在着争议。

  上世纪八十年代,北章村的6位村民自发地组成了“黄金台遗址考察小组”,对定兴县的古迹进行了细致考究,对易县至定兴县高里乡这一区域的易水古河道进行了多番实地勘查,希望能证实村内的土台就是黄金台,并能尽早加以保护。

  直至2014年底,两位在北京工作的北章村青年娄祥宇、娄祥月,辗转在首都图书馆和北大图书馆内,查阅到了三部《定兴县志》,才为老人们口口相传的黄金台故址找到了确凿证据。

  在清康熙十二年《定兴县志》(公元1673年出版)上,记载有:黄金台,燕昭王筑,礼郭隗以致士。乐毅、剧辛先后至。故址在县西三十里北章村。年华旷邈,风雨崩催于此,愈彰深古,触人远怀。不知乃自何人,构为梵宇,缀以浮屠,则悬金区作布金地矣。惜也!

  清乾隆四十四年(公元1779年)编纂的《定兴县志》同样记载着:黄金台,燕昭王筑,礼郭隗以致士,乐毅、剧辛先后至。故址在县西三十里北章村。年华旷邈,风雨崩摧。不知何人构为梵宇,缀以浮屠。在清光绪十六年(公元1890年)的《定兴县志》也记载:金台禅院在北章,即隆兴寺黄金台故址。

  直至现在,面对古县志和近代县志存在歧义,黄金台的真身始终是个谜。但按照古县志的记载,北章村的村民觉得,村内的“土墩”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黄金台。在历尽千年沧桑后,黄金台如今只剩下一座土丘、一块隆起的农田和战国时代的砖瓦碎片,如此残败的景象让北章村村民很是揪心。“村民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,已经自发捐款将仅剩的高台保护起来,现在只希望能尽早为黄金台正名,让这千年古台得到真正的保护。”祖春修说。

漂亮

酷毙

雷人

鲜花

握手
原作者: 定兴在线

全部回复(1)

我要评论